聲闊耳機深陷“售后門”:官方拒保、聯(lián)保欺詐、價保耍賴,消費者權益誰來守護?

聲闊耳機深陷“售后門”:官方拒保、聯(lián)保欺詐、價保耍賴,消費者權益誰來守護?

曾以“18個月超長質?!薄肮俜铰?lián)保無憂”為賣點的聲闊耳機,近一年卻因售后問題屢登投訴黑榜。僅黑貓投訴平臺2024至2025年間,涉及聲闊售后拒保、虛假宣傳的投訴量激增300%。消費者詬病其“買前是上帝,買后踢皮球”,品牌信譽正遭遇嚴重危機。

聲闊的“花式甩鍋”操作?

2025年2月,消費者在黑貓投訴稱,其通過拼多多購入的聲闊耳機出現(xiàn)電流聲與外殼松動,官方以“非授權渠道”直接拒保,并強調(diào)“只認天貓、京東旗艦店”。諷刺的是,該消費者出示的購買鏈接顯示店鋪曾標注“官方正品聯(lián)保”。2024年8月,一名線下購買耳機的用戶投訴,銷售人員承諾“全國聯(lián)?!辈⒅笇瓿晒俜劫~號激活,但4個月后耳機開裂送修時,聲闊卻稱“線下激活無效”,拒絕履行保修承諾。另外,2024年11月,京東用戶因雙11期間耳機降價申請價保,客服以“優(yōu)惠均攤至其他商品”為由拒絕,即便消費者證明單獨購買仍維持低價,聲闊仍堅稱“規(guī)則如此”。多名消費者發(fā)現(xiàn),聲闊保修條款中暗藏“最終解釋權歸品牌方所有”“授權渠道動態(tài)調(diào)整”等模糊表述,成為拒?!叭f能借口”。

    聲闊的售后套路解析?

    聲闊將銷售渠道分為三六九等,僅承認自營店鋪銷售資格,對拼多多、線下經(jīng)銷商等渠道用戶直接“一刀切”拒保,完全無視《消費者權益保護法》中“誰銷售誰負責”的基本原則。
    通過模糊化“授權渠道”“激活規(guī)則”等定義,聲闊將本應清晰的服務承諾變成“薛定諤的保修”——消費者永遠處于信息不對等的弱勢方。
    當消費者手持完整包裝、購買憑證維權時,聲闊常以“找賣家處理”“檢測流程不符”等理由推諉,甚至要求用戶自費出具第三方檢測報告。

      聲闊正在親手砸掉自己的招牌?

      從這些案例中,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一個品牌對消費者的傲慢,更是一整套精心設計的“免責體系”。當“18個月質?!弊兂煞N拒保理由”,當“官方聯(lián)保”淪為“官方賴賬”,聲闊正在用行動證明:所謂“高端服務”不過是營銷話術的遮羞布。水能載舟亦能覆舟。若繼續(xù)將消費者權益當作成本控制的犧牲品,聲闊終將為自己的短視付出代價。市場監(jiān)管部門是時候介入,讓這些“套路玩家”明白:在中國市場,沒有誰可以凌駕于《消費者權益保護法》之上!

      原創(chuàng)文章,作者:happy,如若轉載,請注明出處:http://m.2079x.cn/article/709662.html

      happy的頭像happy管理團隊

      相關推薦

      發(fā)表回復

      登錄后才能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