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言:對于想搭建家庭影院的用戶,智能投影儀依舊是更省錢便捷的選擇,無需額外配備音箱、也不需要單獨的播放器,一面墻一臺投影儀即可實現(xiàn)在家觀影的狂歡。智能投影儀應該怎么選,不同價位有什么區(qū)別?色域顯示效果有什么區(qū)別?不同光源亮度多少夠用?參數(shù)相近硬件體驗上有什么差異?投放100英寸畫面多遠距離夠?不同系統(tǒng)的使用體驗如何?外觀設計風格哪個更好?這都是只有真實體驗才能感知其中不同的。
此篇就借6000~8000元價位的四款熱門4K智能投影儀對比評測——極米RS Pro 2、峰米V10、當貝X3 Pro、Vidda C1,給大家回答一下這些問題。
不同價位有什么區(qū)別?
目前決定智能投影儀價格主要就是亮度、分辨率和整體設計。而我們今天評測的都是超過6K價位的產(chǎn)品,各品牌基本都把這個價位的智能投影儀作為家庭消費的旗艦產(chǎn)品來定位,外觀設計硬件配置上都有更高的要求。
此篇對比的四款產(chǎn)品極米RS Pro 2、峰米V10、當貝X3 Pro、Vidda C1都屬于這個價位的,四款產(chǎn)品均為DLP技術,采用了4K分辨率的0.47英寸德州儀器DMD主顯示芯片和MTK MT9669 4核CPU。幾款產(chǎn)品主要參數(shù)的對比表見下圖:
不同色域顯示效果有什么區(qū)別?
極米RS Pro 2、峰米V10為LED光源,峰米V10亮度2500ANSI流明,色域覆蓋118% DCI P3;極米RS Pro 2略弱,亮度2200ANSI,色域覆蓋110%DCI P3。當貝X3 Pro為單色激光,亮度在四款中最亮3200流明,但色域覆蓋略差96% NTSC。Vidda C1為三色激光的產(chǎn)品,也就是全激光投影儀,得益于激光光源,色域覆蓋高達149% DCI P3。
在對比測試中,我將各產(chǎn)品都設置為標準模式,并搭載中長焦光學屏進行了測試,并用SONY A7M2單反相機進行了拍照記錄,需要說明的是,相機記錄的LED光源投影儀的投影畫面會比實際肉眼觀察的略微偏冷,而相機記錄的激光投影儀的投影畫面會比實際觀感上偏暖一點。
(1)畫面色調表現(xiàn)
四款產(chǎn)品的色彩表現(xiàn)都很不錯,實際觀感差異很小,只是當貝X3 Pro亮度高、但色彩飽和度低;Vidda C1的畫面用肉眼看非常真實;峰米V10、極米RS Pro 2的色彩則較淡。
實際觀感,白平衡比較好的是Vidda C1,比較差的實際上是峰米V10,給人一種整體偏綠的感覺,但由于拍照會導致LED光源更冷,而激光光源偏暖。
(2)動畫渲染表現(xiàn)
在同樣播放4K超高清《飛屋環(huán)行記》動畫片場景對比來看,當貝X3 Pro的畫面亮度足,但色彩更偏紫,極米RS Pro 2的畫面主要是亮度本身略弱導致的相同曝光參數(shù)下畫面偏暗。峰米V10的色彩感比較自然。Vidda C1要更接近畫面原色。
(3)電影畫面表現(xiàn)
以《火星救援》電影駕駛艙畫面對比為例,高色域與高對比度讓Vidda C1在渲染駕駛艙內細節(jié)和局部光線感都有更好的實際體驗。
(4)人物畫面表現(xiàn)
至于人像的色彩感,極米RS Pro 2與峰米V10表現(xiàn)接近,而Vidda C1與當貝X3 Pro的表現(xiàn)也接近。
總之,在畫面色彩、白平衡、對比度的實際表現(xiàn)上,Vidda C1最佳、峰米V10、極米RS Pro 2第三,當貝X3 Pro略差。
不同光源亮度多少夠用?
從亮度上來說,極米RS Pro 2與峰米V10的亮度差不多,實際體驗區(qū)別不是很大,LED光源已經(jīng)沒有太大提升空間。電商平臺標稱2200、2500流明的,實測亮度都只有1000流明出頭。相比之下,另兩款激光光源的投影亮度就更好一些。
參數(shù)相近硬件體驗上有什么差異?
從硬件上來說,四款產(chǎn)品都是基于MTK MT9669 4核CPU搭建,運行內存也都是4GB,只是機身存儲容量上,峰米V10、Vidda C1為64GB,極米RS Pro 2、當貝X3 Pro為128GB。從實際體驗來說,機身存儲不影響系統(tǒng)流暢性,也不影響影片硬解碼之類的。通過U盤連接播放4K30幀的超高清紀錄片《小小世界》,完全不卡頓,快進、快退、跳播等都可以隨心操作。
這樣一來機身存儲上的差異就可以不用考慮了,如果內部存儲不夠,想要下載保存電影電視劇,不就是一個幾十塊錢U盤就能解決的事?
而且從擴展接口來看,都支持雙USB2.0、雙HDMI接口(其中之一支持eARC回傳功能),自帶RJ45有線接口,AUX音頻輸出口等常用接口。峰米V10作為6999元的投影,居然省掉S/PDIF光纖音頻接口,實在讓人不能理解。
并且從無線功能來說,都支持藍牙、WiFi,可以無線上網(wǎng)和無線投屏,安卓設備、蘋果設備、常用的視頻APP、投屏應用都支持。
而真正體現(xiàn)差異化設計的主要在自帶音響系統(tǒng)上。極米RS Pro 2、當貝X3 Pro、Vidda C1都是2*10W的2.0立體聲配置,記住這個配置不算低,很多非智能投影儀、3K價位以下的智能投影儀,都只是5~10W的單揚聲器設計。峰米V10增加了一個小小的低音炮,但代價就是無法吊裝使用了。
下圖是低音炮的特寫,在機身底部,低音炮占用了螺孔,導致無法吊裝使用。
投影100英寸畫面多遠距離夠?
從投射比來看,這四款投影儀都屬于中焦投影儀,極米RS Pro 2支持光學變焦投射比1.2~1.5:1、峰米V10、當貝X3 Pro為1.27:1、Vidda C1為1.2:1。也就是說在同樣投影100英寸畫面,Vidda C1和極米RS Pro 2在2.66m上即可實現(xiàn);峰米V10、當貝X3 Pro則需要在2.8米才能實現(xiàn)。
至于要完美匹配屏幕大小,無非是支持光學變焦損失像素略小、擺放距離上有更大調整空間而已。實際上在投射比夠用的情況下,更應該關心的是自動對焦、自動梯形校正、手動微調校正等功能。在這方面四款產(chǎn)品都提供了這些功能。極米RS Pro 2、當貝X3 Pro、Vidda C1還自動入屏功能。
綜合來說,看似參數(shù)相近,實際上投影操作上還是極米RS Pro 2、Vidda C1這兩家專門做智能投影起家的品牌略好。
不同系統(tǒng)的使用體驗如何?
從軟件系統(tǒng)來看,四款產(chǎn)品都是基于安卓系統(tǒng)定制。其中極米RS Pro 2是芒果TV APP合作開發(fā)的用戶界面,Vidda C1是聚好看APP合作開發(fā)的界面。峰米V10的也差別不大。當貝X3 Pro盡管也是與芒果TV合作,但UI界面設計有點怪,白色主題,背景色單調不好看,而且排列也更顯凌亂。
至于在線視頻資源的占有量,實際上差不多,都支持下載第三方視頻APP。都可以付費會員模式,所以這點上倒是差別不大。但從個性化設計上,我還是喜歡Vidda C1的系統(tǒng),它有一個“左拉”直接進入控制中心的功能,很方便。
而且支持影院模式、情景模式、K歌模式等四種場景模式,可以更針對性地顯示相關應用和減少不必要的信息,提升使用的便捷性。
外觀設計風格哪個更好?
至于外觀設計,極米RS Pro 2、峰米V10、當貝X3 Pro、Vidda C1這四款產(chǎn)品做工都挺精細的。
峰米V10的為非常規(guī)圓筒形設計,側周專業(yè)音箱蒙布包裹、觸頂蓋木紋裝飾,并采用隱藏式觸控按鍵,整體暖色調,沒有數(shù)碼產(chǎn)品的冰冷感,能更好融入客廳。但最大的缺陷是無法吊裝使用。
極米RS Pro 2采用了3塊金色懸浮拉絲金屬板裝飾側面和4色混織的新西蘭羊毛蒙布點綴前面板,鏡頭前方加入自動升降保護滑門,有點未來科技感,設計也很精巧。
Vidda C1采用的是一體拉絲的深藍色圍板和銀色鐳射紋前面板,有點復古精密儀器的感覺,而且為了滿足激光光源發(fā)熱量大,需要快速散熱的需求,側面的散熱開孔比較密集。
當貝X3 Pro設計比較傳統(tǒng),高光鏡面玻璃和懸浮面板設計,相比其他三款外觀設計比較中庸。
總之,外觀上仁者見仁、智者見智,看你喜歡哪種造型了,細節(jié)做工都沒得說。
體驗小結
最后有人可能要問,科普了半天,如果要從這四款4K智能投影儀產(chǎn)品中選購怎么選?個人的建議是:
一是如果你追求色彩和高畫質可選Vidda C1,三色激光,149%DCI P3廣色域,確實很養(yǎng)眼,支持240Hz高刷新,可以連接游戲主機玩電競游戲。在Vidda C1出現(xiàn)之前,萬元以下投影市場幾乎沒人提畫質色彩,連色域和色準都沒人提及。有了Vidda C1之后,就成了大家在畫質上追趕的目標。
同時,由于Vidda C1的光源避開了對視網(wǎng)膜細胞有傷害的短波藍光,對人眼特別是小孩來說有非常好的護眼效果。
二是想上4K投影儀圖性能均衡可選峰米V10,性價比相對較高,沒有明顯短板;30W大功率2.1音箱系統(tǒng),自帶低音炮,音質夠好??上Р荒艿跹b使用,對投影機老玩家來說不太友好。
三是兼顧辦公使用,白天場景使用多,可以選當貝X3 Pro,亮度比較足,色彩表現(xiàn)一般,價位比較高。
四是更看重外觀的話可以選極米RS Pro 2,畫質表現(xiàn)接近峰米V10,光學變焦、自動對焦入屏好用,外觀比較有科技感,同樣支持支持240Hz高刷新,可以連接游戲主機玩電競游戲,缺點價位比較高。
好了,此篇分享到此結束,歡迎大家互動關注!
(本內容屬于網(wǎng)絡轉載,文中涉及圖片等內容如有侵權,請聯(lián)系編輯刪除。市場有風險,選擇需謹慎!此文僅供參考,不作買賣及投資依據(jù)。)
原創(chuàng)文章,作者:陳晨,如若轉載,請注明出處:http://m.2079x.cn/article/55897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