蘇泊爾百億分紅迷局:外資提款機掏空中國制造底色?

蘇泊爾百億分紅迷局:外資提款機掏空中國制造底色?

當投資者翻開蘇泊爾2024年報時,一組反差強烈的數據赫然在目——全年22.44億凈利潤中有99.8%用于分紅,而研發(fā)投入僅占總營收的2.09%。這家曾被視為國貨標桿的小家電企業(yè),正陷入”高分紅低研發(fā)”的爭議漩渦。

蘇泊爾成外資控股下的利潤收割鏈

自2007年法國SEB集團入主,蘇泊爾的經營軌跡便發(fā)生根本性轉折。控股17年間,外資股東通過持續(xù)股權收購將持股比例推升至80.98%,形成絕對話語權體系。2021年開啟的”超級分紅”模式,4年累計派發(fā)現金94.21億元,其中2024年單年分紅比例高達99.8%。與之形成荒誕對比的是,企業(yè)同期研發(fā)投入始終在低位徘徊,相當于將每年營收的2%投入創(chuàng)新,卻將95%以上利潤分配給股東。

這種經營策略直接導致技術空心化危機。售價373元的有鈦無涂層鍋核心技術依賴SEB授權,實驗室設備更新速度甚至跟不上董事長座駕的換代頻率。而官網標榜的五大研發(fā)中心,實際三個掌控在法國母公司手中,印證了業(yè)內人士”圖紙翻譯部”的尖銳評價。

資金分配的嚴重失衡已傳導至市場端。2024年內銷額同比下降1.2%,00后消費者用腳投票轉投智能互聯品牌,拼多多銷量榜前十不見蘇泊爾蹤影。與之對應的是外銷21%的高增長,但亮眼數據背后藏著致命風險——SEB集團獨占31.42%銷售額,且將WMF等高端品牌牢牢握在手中。”每生產一個高端鍋具,法國人賺走70%利潤,蘇泊爾工人時薪卻不如外賣騎手。”產業(yè)觀察家如此拆解代工模式的殘酷真相。

蘇泊爾轉型困局中的生存博弈

面對增長乏力,蘇泊爾的戰(zhàn)略搖擺顯露無遺。一方面押注中高端市場,推出2倍溢價產品;另一方面又要應對新興品牌的低價沖擊。這種”兩頭不靠”的尷尬處境,恰如奧維云網數據顯示的行業(yè)困局——2024年廚房小家電市場規(guī)模停滯在609億元,創(chuàng)新乏力導致全行業(yè)進入平臺期。

值得警惕的是,過度依賴單一客戶的隱患正在累積。前五大客戶貢獻44.71%銷售額的現狀,使企業(yè)抗風險能力極度脆弱。有經銷商透露,SEB集團曾突然取消巨額訂單,導致價值千萬庫存被迫按廢金屬處理。這種依附性發(fā)展模式,與公司宣稱的”綜合性家居品牌”愿景形成辛辣諷刺。

在資本市場,分紅策略引發(fā)專家陣營分裂。一方認為高分紅犧牲長遠發(fā)展,四年流失的研發(fā)資金足以建立三條智能化產線;另一方則強調這是維護股東權益的必要選擇。這種爭議本身暴露出跨國資本與本土企業(yè)的發(fā)展路線之爭——當法國股東每年收割數十億現金時,蘇泊爾的車間仍在用十年前的設備生產貼著”創(chuàng)新”標簽的產品。?

這場博弈背后,暗藏著小家電行業(yè)的集體焦慮。奧維云網數據顯示,2024年行業(yè)零售額609億元,同比下降0.8%。在剛需飽和、創(chuàng)新乏力的市場環(huán)境下,所有玩家都在尋找新出路。對蘇泊爾而言,真正的考驗或許是:在外資股東的利益與民族品牌的未來之間,能否找到第三條道路?畢竟,當法國人用分紅資金研發(fā)第六代智能廚電時,蘇泊爾的技術人員還在破解三年前的外方技術手冊。

原創(chuàng)文章,作者:小丸子,如若轉載,請注明出處:http://m.2079x.cn/article/718638.html

小丸子的頭像小丸子認證作者

發(fā)表回復

登錄后才能評論